在電力系統中,變壓器作為核心設備,其運行狀態直接關系到電力供應的穩定性與安全性。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則是保障變壓器可
靠運行的關鍵檢測設備,通過精準檢測繞組狀態,為電力系統安全筑牢防線。本文將圍繞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的操作方法、故障診
斷及維護要點展開全面解析。
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基礎概述
工作原理
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多基于頻率響應分析(FRA)技術運作。在較高頻率電壓作用下,變壓器每個繞組可看作由線性電阻、電感
(互感)、電容等分布參數構成的無源線性雙口網絡,其內部特性通過傳遞函數 H (jω) 描述。繞組一旦發生變形,內部分布電感、
電容等參數改變,致使等效網絡傳遞函數 H (jω) 的零點和極點變化,進而改變網絡的頻率響應特性。通過向繞組施加一系列不同頻
率的正弦波激勵信號,測量繞組兩端響應信號,獲取幅頻響應特性曲線,對比正常與異常狀態下的曲線,便能判斷繞組是否變形以及
變形程度。
系統構成
通常,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由測量部分與分析軟件部分組成。測量部分包含信號生成及信號測量模塊,一般由高速單片機控制,負
責產生掃頻激勵信號并采集響應信號。以常見測試儀為例,儀器自帶一個通道 DDS 信號輸出作為掃頻激勵信號,輸出為正弦波,幅
度可軟件調節,最大幅度能達 ±5V,輸出阻抗 50Ω 。同時設有兩個采集通道,一個采集激勵信號,一個采集響應信號,用于計算傳
遞函數。激勵通道測量量程固定為 ±5V,響應通道有 8 檔量程,可在測量中自動調節,最大輸入信號為 ±25V 。分析部分依托筆記
本電腦完成,測量部分與筆記本電腦通過 USB 通用接口或有線、無線以太網連接,即插即用,方便快捷。
規范操作流程
測試前準備
設備檢查:對測試儀外觀進行檢查,查看有無破損、線路外露等情況。確認各連接線纜是否完好,插頭插座無松動、變形。檢查筆記
本電腦與測量部分的連接是否穩固,電池電量是否充足(若為電池供電設備)。同時,確保測試儀各項功能按鍵正常,顯示屏顯示清
晰無異常。
資料收集與記錄:收集被試變壓器的銘牌數據,包括額定容量、電壓等級、繞組接線方式等。詳細記錄變壓器的運行工況,如是否經
歷過短路故障、運輸過程有無碰撞等。記錄當前變壓器分接開關位置,這些信息對后續測試結果分析至關重要。
現場環境檢查:檢查測試現場有無強電磁場干擾源,如大型電機、電焊機等設備運行。避免在潮濕、高溫或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下測
試。確保測試現場通風良好,為測試儀及操作人員提供適宜環境。同時,檢查變壓器接地狀況,必須保證接地良好,套管引線應全部
解開,防止測試過程中出現意外。
接線操作
繞組接線:依據變壓器繞組接線組別與測試要求,選擇合適接線方式。以常見三相變壓器為例,對于 Y 接法繞組,若從高壓側 A 相
繞組測試,將測試儀激勵端通過輸入電阻(內阻)連接到 A 相繞組首端,首端電壓信號接入測試儀輸入端,A 相繞組末端電壓信號
接入響應端。對于角接繞組,如 AB 相測試,激勵端接 A 相首端,輸入端接 A 相首端,響應端接 B 相首端。接線務必牢固可靠,防
止接觸不良影響測試信號傳輸。不同廠家測試儀接線端口標識可能有差異,操作時需嚴格參照設備說明書。
接地連接:將測試儀 “接地” 端、被試變壓器外殼和鐵芯可靠連接并接地,形成良好接地回路,有效消除干擾信號,保障測試結果
準確性與人員設備安全。接地導線應選用足夠截面積的銅質導線,確保接地電阻符合要求。
測試參數設置
打開筆記本電腦中的測試分析軟件,與測試儀完成連接。在軟件界面中,依據被試變壓器參數設置測試參數。
掃描方式選擇:測試儀一般具備線性掃頻測量和分段掃頻測量雙測量系統。線性掃描分布掃頻測量范圍通常為 1kHz - 2MHz,有
2000 掃頻點,分辨率 1kHz ;分段掃頻測量分布掃頻測量范圍在 0.5kHz - 1MHz,同樣 2000 掃頻點,且在不同頻段有不同分辨
率,如 0.5kHz - 10kHz 分辨率為 0.02kHz,10kHz - 100kHz 分辨率為 0.2kHz 等。根據實際測試需求與經驗選擇合適掃描方式,
對初次測試或繞組情況不明的變壓器,可先用線性掃頻獲取整體概況,再用分段掃頻對重點頻段精細分析。
頻率范圍設定:合理設置掃頻起始與終止頻率。一般情況下,掃頻測量范圍為 1kHz - 1MHz 可滿足多數變壓器繞組變形檢測。但對
于特殊變壓器或關注特定頻段響應時,需針對性調整頻率范圍。如懷疑繞組在低頻段有變形,可適當降低起始頻率;若關注高頻特
性,提高終止頻率。
其他參數調整:設置測量點數,較多測量點數可獲取更詳細頻率響應曲線,但會增加測試時間。同時,根據信號強度調整響應通道增
益,確保采集信號在合適量程內,避免信號失真或溢出。
數據采集與測試執行
完成參數設置后,在軟件界面點擊 “開始測試”。測試儀自動生成掃頻激勵信號,施加到被試繞組,同時采集繞組兩端響應信號,
計算并記錄不同頻率下的幅頻響應數據。測試過程中,密切關注軟件界面顯示的測試進度、信號波形及相關參數。若發現信號異常波
動、測試中斷等情況,立即停止測試,排查問題。通常,每相測量所需時間小于 60 秒,對一臺高、中、低繞組的電力變壓器進行繞
組變形測量,總耗時不超過 10 分鐘。期間,接線人員可在確保安全前提下,任意布放信號輸入輸出引線,對測量結果無明顯影響,
可減輕勞動強度 。
數據處理與報告生成
數據存儲與備份:測試完成后,軟件自動將采集到的數據存儲在指定目錄,建議及時將數據備份至外部存儲設備,如移動硬盤,防止
數據丟失。數據文件一般以 ASCII 碼形式存放,方便后續用其他軟件讀取分析。
數據分析與對比:利用軟件自帶分析工具,對測試數據進行處理。可進行橫向比較,即對比三相繞組間幅頻響應特性,正常情況下三
相曲線應具有相似性;也可進行縱向比較,將當前測試數據與變壓器原始數據(若有)或同類型正常變壓器數據對比。通過對比曲線
的幅值差異、諧振頻點偏移等情況,判斷繞組是否變形及變形程度。如三相繞組相間差值大于 3.5dB,需引起注意,進一步與原始測
試結果比較,若明顯變大(大于 3.5dB),可判定發生繞組變形 。
報告生成:軟件具備報告生成功能,可自動生成包含測試數據、分析結果、變壓器參數、測試環境等信息的電子文檔(如 WORD 格
式)。報告中應明確給出繞組是否變形結論,若變形,描述變形程度與位置推測等內容。根據需要,可對報告進行編輯、打印,為變
壓器維護檢修提供依據 。
常見故障診斷
測試信號異常
無信號輸出或信號微弱:可能原因一是激勵信號發生器故障,如內部元件損壞、供電異常。可使用示波器檢查激勵信號發生器輸出
端,若沒有正常正弦波信號輸出,需聯系廠家維修或更換相關部件。二是接線問題,檢查各連接線纜是否松動、斷路,接線端子是否
接觸良好,重新插拔連接線纜,確保連接牢固。三是變壓器繞組開路或短路,使用萬用表等工具測量繞組直流電阻,與標準值對比,
判斷繞組是否存在故障。
信號失真:原因可能是測試儀抗干擾能力差,受現場強電磁場干擾。可通過遠離干擾源、使用屏蔽線纜、加強設備接地等措施改善。
也可能是采集通道故障,如 A/D 轉換器損壞、前置放大器故障等,需專業人員對采集通道進行檢修、更換損壞元件 。
數據異常
幅頻響應曲線異常:若曲線出現不規則波動、諧振峰缺失或增多等情況。一方面,可能是測試參數設置不合理,重新檢查并調整掃描
方式、頻率范圍、測量點數等參數后再次測試。另一方面,繞組可能存在嚴重變形、匝間短路、斷股等故障,需結合其他試驗方法,
如低電壓阻抗測試、繞組直流電阻測試等,綜合判斷繞組狀況 。
數據重復性差:多次測試同一繞組,數據差異較大。可能是測試過程中接線不穩定,每次測試時接觸電阻不同,重新檢查接線并確保
每次接線一致。環境因素也可能影響,如溫度、濕度變化,盡量保持測試環境穩定,對剛退出運行的變壓器,測量前充分散熱降溫,
并在測試過程中保持溫度恒定 。
軟件故障
軟件無法啟動或運行卡頓:可能是電腦系統與測試軟件不兼容,升級電腦操作系統或更換兼容系統。軟件文件損壞也可能導致,重新
安裝測試軟件。此外,電腦硬件配置不足,如內存過小、硬盤空間不足等,可清理電腦垃圾文件、擴充內存或更換大容量硬盤 。
數據顯示錯誤或分析功能異常:若軟件界面數據顯示亂碼、分析結果錯誤等,檢查軟件版本是否為最新,若不是,及時更新軟件。可
能存在軟件漏洞,聯系軟件開發商獲取補丁程序修復 。
維護保養要點
日常維護
每次使用后,關閉測試儀與筆記本電腦電源,清理設備表面灰塵、污漬,保持設備清潔。檢查連接線纜是否有破損、老化跡象,若有
及時更換。定期對測試儀電池進行充放電維護(若有電池),延長電池使用壽命。
定期校準
為保證測試結果準確性,定期對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進行校準,校準周期一般為一年。使用標準信號源和標準變壓器繞組模型,按
照校準規程對測試儀的信號輸出、采集精度、頻率響應等指標進行校準。校準過程中,記錄校準數據,若發現儀器偏差超出允許范
圍,及時調整或維修 。
存放環境要求
測試儀長期不使用時,應存放在干燥、通風、溫度適宜(一般為 0℃ - 40℃)的環境中,避免陽光直射、潮濕、高溫或有腐蝕性氣體
的場所。將測試儀及附件放入專用包裝箱,做好防護措施,防止運輸、存放過程中受到碰撞、擠壓損壞 。
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的正確操作與有效維護,對準確判斷變壓器繞組狀態意義重大。電力工作者需熟練掌握操作與故障診斷技能,
保障測試儀穩定可靠運行,及時發現變壓器潛在隱患,為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有力支撐。